眼部痒感几乎是各种类型过敏性结膜炎的共同症状,但其他症状如流泪、灼热感、分泌物等则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和其他的眼表疾病混淆。临床表现为弥漫性的结膜充血、水肿及乳头、滤泡增生等体征,越靠近眼角部分,情况越严重,患者一般没有眼痛,也无明显视力障碍,瞳孔正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在医学上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一般俗称为过敏性鼻炎。顾名思义是指鼻腔黏膜发生了过敏反应,即身体对某些过敏原,也就是引起过敏的物质敏感性增高而由鼻腔黏膜表现出来的一种异常反应,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它分为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差异)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每年只有季节性发作)。
临床上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四大症状。过敏性鼻炎起病非常急,在发病刚开始的时候,咽喉、眼睛、耳朵发痒,接着连续打喷嚏,少的打几个,多的甚至一次打几十个个,同时感到鼻子不通气。从鼻子流出大量清水样或稀薄粘液样鼻涕。年幼小孩有时可以没有喷嚏,而只有鼻不通气和流清水样涕的症状,并且常伴有肠胃症状,如腹胀,腹泻等;而老年人可能没有喷嚏和鼻塞症状,而只有流清水样涕的症状。
这个病来得突然,去得也快。一阵发作过后即恢复正常,但还会出现一阵一阵地反复发作。症状发作无规律,只要接触过敏原,随时随地都可发作,因此,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烦恼。此病主要是在15-40岁人群多见,中年后症状可有缓解。 如果不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而且几乎所有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都患有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中还有1/3合并患有哮喘表现,在余下2/3没有哮喘的患者中又有2/3患有气道炎症。哮喘患者中合并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有70%-80%。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哮喘的形成和反复发病,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吸入(尘螨、花粉、动物毛屑等)及食物(鱼虾、牛奶等)致敏原、气候改变、精神因素、运动等,均可诱发哮喘发作。
症状:
-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干咳或者带有白色痰液的咳嗽,经常发生在晚上或者运动后。
-气喘或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哮喘的主要症状,即使在安静的状态下,患者也会感到气不够用,一口气接一口气地呼吸,不间断地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
-哮鸣音:患者在呼气时出现高调呼吸音,这是气流由肺脏经炎症而变得狭窄的呼吸道时所产生的声音。
-胸廓的紧缩感 患者感觉好像胸部好似包扎了过紧的绷带。
发作性的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和/或咳嗽。可伴有哮鸣音。特点:反复发作性,可逆性,可有诱因(接触变应原、物理及化学性刺激、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者,咳嗽多,少痰、易在夜间及凌晨发作,运动、冷空气等诱发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
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主要有二类: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因皮肤或粘膜部位接触某种外来刺激物质后所导致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原因:
一 原发性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
二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此型主要是迟发性变态反应(第vI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
化妆品皮炎是由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炎症。有人经常使用某种化妆品,一旦停用或再次使用便会发生过敏反应;也有人在首次使用后面部即出现过敏反应;还有的是在使用后经过日光照晒而发生反应。多数患者在使用化妆品后数小时即发生过敏现象,这在医学上称立即型(或速发型)过敏反应;经过数天才发生过敏反应的则称为迟发型反应。一般以立即型反应较多。化妆品皮炎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瘙痒,少许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肿胀,重者局部皮肤水肿,有弥漫性红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渗液糜烂。
上述过敏性反应中最常见的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皮炎叫做特应性皮炎,又叫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三个时期,是容易复发的慢性病,又称三段病程。
婴幼儿期(2个月-2岁)开始时皮炎不明显,皮肤干燥、发红,以痒为主,小宝宝表现为哭闹;以后可看见红斑、丘疹,并会出现小水泡、渗液和结痂等;严重时几乎全身都会有症状,尤其脸部、颈部和膝部、肘部关节处。幼儿时期特应性皮炎常伴有气喘和过敏性鼻炎,宝宝只要有其中一种症状,另外两种也会随之出现,称为“三位一体” ;另一大特征就是瘙痒,季节变换、环境变化及外界刺激,都有可能造成痒感而导致儿童搔抓,而搔抓又会引起疹子,起疹子又会导致瘙痒,如此恶性循环,不易痊愈。
儿童期(2-12岁):一般在婴儿期缓解1-2年后又开始发作。皮损累及四肢,以肘窝及腘窝处常见,俗称“四弯风”。手脚掌前端和颈部也是好发部位。儿童期特应性皮炎自觉奇痒,可因搔抓以至继发细菌感染。病程慢性经过,常反复发作。
青少年期(12岁~成年)四肢、手掌及脚掌都是常见的区域,也可发生于前额、眼睑、手背等处,偶有全身泛发者。衍变成慢性,皮损会慢慢增厚苔癣样变。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本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是由于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对某些物质发生过敏反应所致。
引起本病的因素很多,从病史来看致敏物,即常说的过敏原通常分为三种:①吸入物:包括花粉、真菌、螨虫、屋内尘土、动物皮毛、昆虫等;②食入物:包括食物、口服药等;③接触物;多为化学物质、工业原料、金属等。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食物(如鱼、虾、蟹、蛋、乳等异性蛋白)、药物(如水杨酸类、磺胺类、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其他因素如寒冷、花粉、虫咬、疫苗接种等。
不少患者发病前常有发热、咽痛、头痛、乏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可有腹痛、腹泻、呕吐、便血等胃肠道症状。由于过敏性紫癜常发生于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等器官,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皮肤型)、关节型(风湿性紫癜)、胃肠型(腹性紫癜)和肾型四类。
皮肤型紫癜损害仅局限于皮肤。儿童较多见,起病突然,表现为针尖至黄豆大的瘀点或瘀斑,多发生于双下肢,也可见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多呈对称性分布,特点是皮损常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数日可消退,但可反复出现。
关节型紫癜显著的症状是伴有关节疼痛,发病前常有发热、咽痛、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皮疹包括紫癜、荨麻疹样皮损、水疱、血庖等。病变常累及大关节,以膝、踝、肘、腕等关节多见,可呈游走性,常易误诊为风湿病。主要是关节周围病变,可反复发作,不遗留关节畸形。
胃肠型紫癜以儿童及老年人为多,常见的腹部症状是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症状,此型紫癜如不出现皮疹表现时,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等。
肾型紫癜主要表现为肾脏损害与紫癜同时发生或在紫癜前后。小儿发病率较高。常见症状是血尿,易复发或转为慢性。肾炎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65%,个别病例可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结膜过敏反应,它主要是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凡对特异性抗原有遗传的或体质上易感的人,在接触这种抗原时,可导致速发型或迟发型过敏性结膜炎,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等。
过敏性结膜炎主要分为4种类型:过敏性结膜(包含季节性、常年性、接触性)、巨乳头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和特应性角结膜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以中青年最常见,起病迅速,接触致敏原即可发生,脱离致敏原症状缓解,而常年性与季节性的主要区别在于过敏症状常年存在。接触性过敏性结膜炎有明确接触史,例如药物或化妆品接触史。巨乳头性结膜炎常有隐形眼镜(角膜接触镜)配戴史。
眼部痒感几乎是各种类型过敏性结膜炎的共同症状,但其他症状如流泪、灼热感、分泌物等则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和其他的眼表疾病混淆。临床表现为弥漫性的结膜充血、水肿及乳头、滤泡增生等体征,越靠近眼角部分,情况越严重,患者一般没有眼痛,也无明显视力障碍,瞳孔正常。若有家庭成员患过敏症的话,其为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很高,它的过敏原基本上与过敏性鼻炎相同。
(责任编辑:叶城)
想了解更多信息或 网上预约 健康咨询热线:
我院地址:新化市同丰西路258号(一醉宾馆对面) 点击查看公交线路
· 临床特征_鼻息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