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周,浙江卫视女主播梁薇猝死在出差途中;不久前,一位身强力壮的驴友在参加登山比赛中倒地猝死……近年来,猝死在20—40岁的青壮年身上频繁出现,因为发病急,病势猛,很少有人能被抢救回来。
第一步:首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拍一拍患者双肩,喊一喊,看他有没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说明已没有意识,应马上呼救,快速打120,并让患者仰面躺在硬板床上或者平地面上。
第二步:判断呼吸(判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如果患者没有气流呼出,要立刻给予2次人工呼吸。
方法:先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异物(包括假牙),然后把他的头后仰充分开放气道,然后捏紧患者鼻孔,施救者均匀吸气后,张开嘴放在患者的嘴上完全包住,均匀吹气至少1秒钟,然后放开,这样反复进行。
第三步:判断有无心跳。
方法:如果无呼吸、无脉搏,施救者应跪立于患者右侧,双上肢伸直,双手掌展开,重叠,用掌跟放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双上肢竖起来往下压,要压下去4-5厘米,然后放松,每分钟100次。如此反复,直到患者有反应或者120急救人员到达,立即送医院抢救。
中国每年有近百万人猝死
“就是几分钟的事,能救过来就救过来了,救不过来,可能一条命就没了。”在市红会医院急诊科办公室里,邓医生再次重复了“黄金救援8分钟”的重要性。
据了解,美国每年大概40万-50万人死于猝死,几乎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而中国每年猝死人数“大概是100万”。
“一位老大爷心肌梗塞导致了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并最终猝死。”邓医生说,在这个过程中,每耽误一分钟,生存率就会降低10%。“倘若耽误了十几分钟,就会脑死亡,即便抢救过来,也可能会变成植物人。”
“心脏就像一个泵,血打不出去了,就叫心脏骤停。”邓医生解释,心脏骤停80%是心室颤动导致的,就是心脏在哆嗦,跳动没规律。
“这时候,需要外部的一个高级电流把所有颤动都打趴下,然后心脏重新开始有规律地跳动。这就叫除颤。”而除颤的过程,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除颤越早,救活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是人们发明公众除颤技术(AED)的原因,而公众除颤技术也被医生称之为征服猝死的一把利剑。
(责任编辑:admin)
想了解更多信息或 网上预约 健康咨询热线:
我院地址:新化市同丰西路258号(一醉宾馆对面) 点击查看公交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