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乳腺增生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
那么又是哪些原因导致内分泌激素紊乱呢?中医认为:情怀不畅
肝气不得正常疏泻而气滞血淤疾凝
冲任不调者
常有月经紊乱
面部色斑
现代医学认为:婚育
膳食
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
以一侧偏重多见
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
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
亦可向患侧腋窝
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
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
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
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
亦可见于其他象限
肿块形状有片块状
结节状
条索状
颗粒状等
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
肿块边界不明显
质地中等或稍硬韧
活动好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常有触痛
肿块大小不一
小者如粟粒般大
大者可逾3~4cm
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
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
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
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
可伴痛经
-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
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不同症型及其临床表现是
肝郁气滞性:月经先期或行经期乳房肿痛随喜怒消失
一侧或双侧可扪及大小不等的串珠状节结
肿块多为绿豆大步节结
或成粗条索状
质韧不坚硬
按之可动
不与深部组织粘连
境介不清
月经周期不足
经量较多
胸闷暖气
精神抑郁
心烦易怒
冲任不调型:乳房有肿块经前或经期疼痛加重
经行后减轻或消失
经期多后延
经痛不剧
经量少
身倦无力
腰酸肢冷
少腹畏寒
日久失治者
少数可发生癌变
切除标本常呈黄白色质韧
无包膜
切面有时见有很多散的小囊
实际上是囊状扩张的大小导管
囊壁大多平滑
内有黄绿色或棕色粘稠液体
有时有黄白色乳酪样的物质自管口溢出
如为弥漫性囊性病
则称schimmelbusche病
单个张力较大的青色囊肿称蓝顶囊肿
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的关系尚不明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囊性增生病患者以后发生乳腺癌的机会为正常人群的2~4倍
囊性增生病本身是否会恶变与其导管上皮增生程度有关
单纯性的囊性增生病很少有恶变
如果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
特别是重度者
则恶变的可能较大
属于癌前期病变
病人常有一侧或两侧乳房胀痛轻者如针刺样
可累及到肩部
上肢或胸背部
一般在月经来潮前明显
月经来潮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检查时乳房内有散在的圆形结节
大小不等
质韧
有时有触痛
结节与周围乳腺组织的界限不清
不与皮肤或胸肌粘连
有时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增厚区
病灶位于乳房外上方较多
也可影响到整个乳房
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
常为棕色
浆液性或血性液体
病程有时很长
但停经后症状常自动消失或减轻
囊性增生病绝大部份可以用非手术治疗用乳罩托起乳房中药疏肝理气及调和等方法可缓解疼痛绝经前期疼痛明显时可在月经来潮前服用甲基睾丸素1日3次每次5mg;亦可口服孕酮每日5~10mg在月经前服7~10天近年来应用维生素E治疗亦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对病灶局限于乳房一部份月经后仍有明显肿块者也可应用手术治疗
乳腺增生的诊断及得了乳腺增生应该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去体检时常注意自己的身体有无乳腺增生的征兆,如果有一些反应就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适要确诊是不是乳腺增生需要到医院去做具体的检查,看自己的血检指标CEACA125做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诊。
如果确诊是乳腺增生首先不要慌,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判断应该如何治疗进行多方面的咨询,随着乳腺疾病早期诊断方法的出现保乳治疗技术及术后综合治疗的日趋成熟一般乳腺疾病不易做手术建议保守治疗进行食疗。
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致电 或来院与专家面对面进行沟通,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并为您
的隐私保密。 我院地址:新化市同丰西路258号(一醉宾馆对面)点击查看公交线路
乘车路线:7路、58路、23路至市政府向北100米;3、9、16、109、122路至太平洋保险向东200米